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

2010看休旅車的心得 Part.3

續前篇


鈴木心得

鈴木這台 Grand Vitara JP, 對它的認知, 是這幾款休旅車裡, 越野能力比較見長的車種,

配置加力箱和底盤大樑, 可能比較像傳統的吉普休旅車. 不過開起來也是最令小馬驚訝的車款.



這 台車大小感覺介於 Forester 和 RAV4 之間. 日本原裝進口的組裝, 出乎意料的精緻. 本以為是粗枝大葉的吉普車款, 可能是以前國產吉星給的印象. 女王說車門關門聲感覺比 Forester 紮實. 後座的空間比Forester 大一點吧, 但比 RAV4 小, 不過座椅夠厚夠長, 大腿支撐度比豐田的後座椅好.

試乘時, 車子的避震的感覺比較硬, 車身及底盤剛性感覺也比較硬. 開起來整台車就是很堅固剛強的感覺. 後座的女王說, 行駛時會感到路面傳來的顛簸, 但是不會像 Forester 和 RAV4 那般搖晃.

雖然車身是最重的, 但新款 2.4L引擎及 4AT, 開起來蠻順暢的, 當然油耗就不漂亮了, 高過 Forester 和 RAV4 不少.

這幾台休旅車裡, 小馬開起來印象最好的是這台 Suzuki. 總體感覺是一台做得很好的車子. 全時四驅及主動安全配備齊全, 六氣囊也都有. 不過車體的設計有一段時日了吧, 撞擊測試的成績雖及格, 但遜於 Forester 和 RAV4.



特別開了引擎蓋看了一下, 這台車的引擎進氣口, 特別做到引擎蓋處的高度, 發電機位置也算蠻高的, 大概是考量到涉水能力的設計.

在下個暴雨就淹水, 以及土石流愈來愈頻繁的環境, 這台鈴木的越野能力應該算是個優點吧. 哪天真的遇到了, 能派上用場就值了.

女王對這台印象也不錯, 雖然她還是比較喜歡 RAV4 的後座大空間.






納智捷心得

這次看的幾款車裡, 納智捷是唯一的國產車. 就看看國產車是否可以和進口車一較高下.

去納智捷展間看 SUV 時, 第一個感覺就是這台車真是大, 明顯的大過其他車一號. 就像 1/20 和 1/16 模型車擺在一起比的感覺. 那個後座要坐進去, 不靠墊腳凳子或小梯子, 可能還要費一點功夫, 才能高攀上去, 第一印象就是要給你高高在上的氣勢.

車 內的空間不算小, 但是好像沒有車外觀那麼大的感覺, 奇怪空間都到那裡去了. 後來看了一下, 這台車的椅子非常的厚, 幾乎有沙發的感覺. 有點像遊覽車那種豪華大座椅的Feel. 可能因為這個關係, 所以車內空間被佔掉不少. 另外車內地板很高, 所以車頂相對離頭部比較靠近, 有點壓抑感.

這台車的外觀是個亮點, 看起來真有歐系高級大型休旅的氣勢. 車頭看起來有點 奧迪Q5 的感覺, 車後半部線條有點像 保時捷的凱燕, 車尾又有某牌高檔休旅的 Feel.



業務員也說這台是個綜合體, 看起來似曾相識, 又說不上真的有抄襲哪台. 不過車頭還算有自己的特色, 一看就是納智捷的車. 在這點上, 要比大陸山寨車廠, 那種擺明了車頭抄一台, 車尾抄另一台的手法有格調多了.

特別一提, 這台車從後面看時, 兩個後輪間有根東西很累贅的連在一起. 小馬應該知道車子下面那根是什麼東西, 可是又不相信那根真的是那個東西 (好像繞口令).

蹲 下來仔細一看, 果然是半獨立拖曳臂式後懸吊. 這種懸吊不是用在低成本中小型轎車上的嗎 (Sentra, Altis 都是這種)?  怎麼這麼大台的 SUV 會用這個? 這種設計困擾了小馬幾天, 因為小馬貧弱的汽車知識, 實在無法把大型休旅車, 和拖曳臂後懸吊設計聯想在一起.

想了幾天後, 發現拖曳臂後懸吊, 也有用在大型商務車上. 再回去看資料, 果然是共用 MPV 的底盤. 原來這台SUV, 是在納智捷另一台MPV的底盤上, 裝了一台外觀看起來, 像保時捷凱燕大型休旅車的加高車體.

這也就可以解釋, SUV那個深度驚人的後行李廂, 大到可以選配第三排座位. 因為本質上是台 7人座的 Mini Van 嘛.  嗯, 這招厲害, 真的很厲害.

這年頭流行所謂的 CUV (城市休旅) 或 Cross Over (跨界車種). 像 CR-V 這種就是兩輪驅動的轎車底盤, 加了個休旅車體的 CUV. 有沒有越野能力不重要, 反正只用來跑城市道路, 看起來有 feel 就行了.

速 霸路 Outback 則是把 Legacy 的懸吊拉高, 變成是旅行車車體, 配上高底盤的跨界車 Cross Over. 但用 7人座 Mini Van 改成休旅外型的, 小馬是第一次見到, 看來納智捷這台SUV (其實應該是 CUV啦) 也是有最新流行的概念喔. 

這台車雖配有六氣囊, 不過被動安全性不明, 因為型錄上從頭到尾, 絕口不提撞擊測試成績....................


試乘當然是要的啦,
這台不開看看怎麼行.

試乘車有裝車側踏板, 所以女王這次上車比較方便. 小馬在開這台車時, 有個奇怪的地方, 就是全車隔熱紙貼得非常黑, 黑到小馬索性關掉空調打開車窗, 不然幾乎快看不到外面.

開 起來底盤感覺蠻重的, 但順順開老實說也還不錯開. 其實就是台 Mini Van, 這樣想, 開起這台車就不會很意外了. 業務員還特別帶去新坡一街那邊, 大概是要證明這台爬坡走彎路沒問題吧. 就想像自己是開一台商務車或二噸半, 爬坡掛二檔油門踩深一點, 也就上去了. 不然送貨的司機怎麼討生活, 產業道路還不是照樣開.

寫了半天, 那重點是後座女王感受如何呢. 她說很好啊, 空間很大, 腿可以伸很長不會碰到前座, 大得像沙發的座椅坐起來很舒服, 後座空間也夠寬. 重點是行駛時, 後座也不怎麼搖晃 (開山路喔), 可能跟拖曳臂後懸吊有關, 或是廠家有下功夫, 去抑制後座行駛時搖晃程度.

靜態試坐時, 覺得後座頭部空間有點壓抑感, 可是試乘時女王覺得還可以. 小馬覺得很奇怪, 問了幾次細節, 女王最後說, 試乘時後座比較昏暗, 感覺不出車頂在哪.

喔, 原來貼那麼深色的隔熱紙是有眉角的, 後座暗暗的, 就不太注意到車頂高低了. 嗯, 這招厲害, 真的很厲害, 趕快作筆記抄起來.

總 結是這台車, 外觀看起來像凱燕, 內部坐起來也像凱燕 (真的坐過凱燕的也沒幾個, 反正納智捷讓你覺得像就行了). 至於開起來像不像凱燕, 小馬又沒開過真的凱燕, 怎麼知道像不像, 反正當 Mini Van 開就對了. 唯有修車費用, 可千萬不要像凱燕...................
買這台的話, 女王及其他家人大概爽度都會破表, 因為這台會讓乘客 "相信", 他們是坐在凱燕上.................

小馬覺得這台在大陸會有賣點, 完全符合不花大錢, 就能買到大爽度的要求. 德國大眾車廠(VW), 多年研究的市場結論 : 中國人要的是 "簡單的大車".
小馬對於這麼一台 "氣勢磅礡, 大器之作" 沒法買的理由是, 社區那個不怎麼大器的機械停車位, 好像停不進去..................






附記.

美國車輛撞擊測試成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