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小車一直很受消費者的青睞, 輕巧的車體, 前置後驅格局, 合理的前後配重. 以 roadster 簡單輕巧的機械設計, 就可以讓駕駛者享受彎道的樂趣. 市場也有不少套件可供選擇, 所以可以看到形形色色不同式樣的 MX-5.

小馬也曾在墾丁鄉間享受 roadster 在彎道輕鬆暢意馳騁的樂趣 (那時是開直六的 Z3), 和重型 GT跑車相比, 別有一番樂趣. 到現在都還回味無窮.
下來看到的是一排 RX-8 轉子引擎跑車. 外觀設計挺漂亮的. 但設計方向以輕鬆好開為主吧, 讓一般人也能感受轉子引擎的魅力, 不像它的同廠表哥 RX-7 那麼賽道導向.


有看過一個 RX-8 車主的文章, 說他乖乖開在路上, 可是老是被人挑釁, 而且大多都是同廠的 Mazda 3. "唉!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說這個故事給同事聽, 同事說 : 大概是看它好欺侮啊.............

慢跑族的小馬再次呼籲, 大家在路上開車, 還是要尊重其他的用路人. 畢竟在一般道路, 不怕死的 (也不在乎別人死活的) 最快. 想要飆車的還是到封閉賽道跑吧, 也才看得出車手技術高下.
再下來便是停了一排的馬自達傳奇跑車 RX-7 了. 大部份是 FD車系的. 說到轉子引擎, 大部份人便聯想到馬自達. 其實當初 6,70年代, 各家車廠(汽機車都有)都有在研究轉子引擎技術. 但大部份都克服不了一些轉子引擎特有的技術難題而打退堂鼓. 只有馬自達給他卯下去開模(啊! 職業習慣), 但因為轉子引擎開發, 幾乎燒光了公司資金, 馬自達差點因此周轉不靈倒店. 所以如果沒有當初馬自達的勇氣與堅持, 現在大家也就見識不到轉子引擎跑車了. 當然, 當RX-7 的車主也要有點勇氣與堅持 (其實口袋夠深就行啦! 修車行的老闆會幫你堅持


不過彎道舞者不是叫假的, 輕量靈活的車體加上高馬力/重量比, 讓我聯想到二戰的日軍王牌 : 零式戰鬥機.

近年來, 馬自達把性能車開發重心放在 Mazda 3/6 MPS 上, 大概用量產型的 Mazda 3/6 車款配上 2.0/2.3 渦輪增壓引擎, 技術比較成熟, 量產成本也較低. 所以不知何時可再看到, 轉子引擎跑車的榮光再現. 不過這也讓 RX-7 至今仍為轉子引擎跑車傳奇.
隨手貼些次世代 RX-7 的八卦

http://chinese.autoblog.com/2009/10/23/mazda-rx-7/
http://forum.pchome.com.tw/content/29/3139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